专家:多哈遇袭促成反以军事同盟 以色列导弹炸出联盟!为什么说最大“反以军事联盟”是以色列的导弹炸出来的?中东局势又将如何发展?安泰证券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或许未曾预料到,他的激进军事政策会促使原本分裂的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2025年9月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上,近60个国家代表达成共识,决定组建“反以军事联盟”,以应对以色列日益升级的军事冒险。这一联盟初步形成:海合会启动了“联合防御机制”,埃及、土耳其等国承诺协调军事行动,伊朗呼吁断绝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
9月9日,以色列战机对多哈发动突袭,目标是参与加沙停火谈判的哈马斯领导层,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卡塔尔安全人员。以色列军方声称这是“精准打击恐怖分子”,但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认为这是“国家恐怖主义行径”,旨在破坏国际社会为停火付出的努力。这次袭击打破了海湾国家对以色列的战略幻想,此前沙特、阿联酋等国曾试图通过“亚伯拉罕协议”缓和与以色列的关系,但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以及对约旦河西岸的占领逐渐消磨了这些国家的耐心。
安泰证券
多哈遇袭事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以色列导弹落在阿拉伯国家首都时,所有关于“和平共存”的期待都化为泡影。埃及总统塞西指出,以色列的行为证明安全无法通过武力实现,只能通过尊重国际法和他国主权来保障。
多哈峰会成果显著,公报不仅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还提出“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并要求建立集体防御机制以应对以色列威胁。具体措施包括召开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评估防御准备并制定联合行动计划;推动暂停以色列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各国承诺切断与以色列的军事技术合作,并考虑对其实施经济制裁。沙特与伊朗在此次峰会上展现出罕见的默契,共同呼吁抵制以色列的侵略。
在中国方面,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严厉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强调“武力换不来和平,对话谈判才是根本出路”。中国提出的四点主张包括立即实现全面停火、切实保护平民、畅通人道主义救援通道、重启“两国方案”谈判,这些建议与阿拉伯国家的诉求高度契合,为化解危机提供了可行路径。中国的建设性姿态赢得了阿拉伯国家的信任,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评论称中国已成为中东和平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袭击发生后选择先访问以色列再前往卡塔尔,这一外交顺序被批评为“对盟友主权的漠视”。事实上,美国的中东盟友体系已出现裂痕,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公开表示美国的保护不再可靠,海湾国家必须重新审视与华盛顿的关系。这种情绪在海合会国家中蔓延,沙特、阿联酋等国近年来加大了与中国、俄罗斯的军事合作,试图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如今,以色列的军事冒险正在制造新的人道主义灾难:加沙地带超过10%的人口死伤,200万平民流离失所。这种“以暴制暴”的循环只会让仇恨世代延续。阿拉伯国家的联合反制并非针对以色列人民,而是对其政府极端政策的回应。以色列若继续一意孤行,终将为其军事冒险付出代价。中国的劝和促谈之声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带来了希望。当阿拉伯国家放下历史恩怨,携手应对共同威胁时,国际社会更应倾听他们的诉求,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中东新秩序。
安泰证券
鼎冠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